杨匡汉:我主张“好字主义”——《企吴墨存》自序节选

每个习字者,都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心血。

朋侪之间品书说文,多以“凭将袖里数行字,长作亭中五色霞”共勉。如何习得有点出息,依我多年思考、实践,略陈数端,虽然迄今墨迹未达,却也心向往之。

其一,书为心画。书家并非点点线线的工匠,其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述志,莫非自然。书法的魅力,同样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其二,我主张“好字主义”。好的字,当蕴含“气”、“韵”(美学),所谓胸中逸气、笔底风神是也。通俗些讲,“好字”应当是有姿容、有情调、有色泽、有气息、有声音、有味道的;是可以立起来、动起来、舞起来的。“好字”不做作,不甜媚,不浮滑,也不随波逐流。

其三,切莫把书法变成笔墨游戏。书家只有精神、价值观、意念专一,对书法才会具有发自内心的执着、敬畏和虔诚。

其四,“五体会通”。从金文到篆、隶、楷、行、草体的演进,是一部汉语的文字史。简而言之,楷书让字规矩整齐地站立起来,行书让字行走起来,草书让字舞动起来。

其五,要紧处,是处理“古”与“今”的关系,如何以古为本,循古求新,才是书家进步的杠杆。我倾心于汲古润今、转益多师,在独特性、主体性的旗帜下,融己之情又出己之意,巧拙相生而振迅天真,笔力沉厚而尽见精神的书写,有轻重有动静,有疏密有徐敛,有起伏有跌宕;呈现生命之真、人性之善,艺术之美,文字之花,散发笔墨的芳香。

其六,书法乃国之瑰宝,完全可以构成一门学科。“学科”需确立自身的“学问结构”。窃以为,此结构应包括:“史”是地基,“线条”是屋棚四座;“书家”是熙来攘往的居住者;“柱石”则是由出众的书家们的思想情感凝结而成的精、气、神之实体。而我们每个习字者,无论居堂庙还是在民间,都在为这座大厦贡献一砖半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心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