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设定居民和学生开放日北京非遗体验中心正式运营

暑期高温不下,在距离南锣鼓巷咫尺之遥的沙井胡同,北京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开始运营。即日起,中心每月设定居民开放日和学生开放日,并接受团体预约参观。7月18日,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的20余名师生首先来体验。

迎面可见百家姓兔爷墙

北京非遗体验中心所在院落为清代晚期四合院,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体验中心2022年3月由市文旅局立项,并于今年初改造完成。院落共四进,掩映于绿荫之中,总占地面积2200.3平方米,如今设有15个大小展厅和体验空间。

因此地曾名合园,非遗展示和体验亦以“合”为主题,四合院之“合”与非遗之“合”,和合共生,相映生辉。

一进院为“和合京韵”非遗影壁和序厅。参观者步入大门,迎面便可见百家姓兔爷墙。配色、姿态各异的兔爷让每位参观者感受到浓厚的京韵。这里的非遗泡泡互动屏,观众在大屏幕上点选北京非遗各个项目漂浮泡泡,可速成式了解项目基本情况。

二进院为“合·韵——燕京八绝展京艺”展区。由市文旅局征集的燕京八绝精品在这里集中呈现。沉稳庄重的景泰蓝大型作品、繁复大气的宫毯、富贵吉祥的金漆镶嵌屏风……有些作品难得一见。

三进院为“合·雅——宅门文脉传京韵”,主打文房非遗、市井民俗,二十四节气互动餐桌、中国书法互动体验等,吸引很多人上手体验。

四进院“合·乐——古今融汇品京味”里,互动体验颇为有趣。站在体感互动穿衣镜前,就可以体验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的智能数字换装。

定向邀请“知心人”

这是北京首个市级公益性非遗体验基地,集非遗展示、传承、体验、研培、交流于一体,既以京味生活与精妙器物生动展现北京非遗的华美悠远,也以传承传统与创新时尚呈现北京非遗的青春靓丽。

“今年2月起开始内部测试运行。上半年围绕重要节日、节气、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交流体验。”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邀请十余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来这里现场展示互动。

如今,每月将组织学生开放日和社区开放日活动各一场,邀请师生群体和社区居民参与,融合新场景、探索新玩法、激发非遗传承新活力,通过主题化、系列化、生活化的公益性非遗展览展示、体验、交流活动,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

通过试运行,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也摸索出一条更适合这处空间的非遗展示传播方案:定向邀请参观者与现场展示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不求数,但求质。希望每一位走进这里的参观者,无论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市民,都能获得深入体验、交流的机会。

与非遗传承人“一对一”

也许是胡同里优雅小院的环境影响了这里的人,也许是非遗体验中心的定位满足了业内深入交流的迫切需求。每每有参观团体来此,都能获得与非遗传承人近乎“一对一”的特定深入交流机会。

首批来尝鲜的师生收获颇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文勋说,与国家级非遗项目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柏群、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唐燕、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围绕“探索北京非遗保护服务新路径”展开的座谈交流,让大家深受启发。

当天,唐燕讲述了自己从IT精英跨界投入非遗传承保护的人生历程。她建议青年学子要放宽眼光,不要囿于眼前的专业、就业压力,而是要挖掘内心真正所爱,才能在漫长人生中有所建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