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消费”困扰市场景区如何吸引回头客?

随着气温回升,近来,山东青岛中山路旅游景点的游客明显增多。富有当地特色的美食饮品成为游客打卡消费的首选,其中较为热门的便是崂山矿泉博物馆推出的“崂山可乐热着喝”。一瓶原本售价5元的崂山可乐,经过商家再加工和景点的加持,价格提高到25元,却仍然需要排队购买。

“来之前就听说喝崂山可乐是必备项目,虽然有点小贵,但是景区的东西都不便宜,也能理解。”游客刘女士表示,问及是否还会再来品尝,她笑答:“尝过味道就好,没有必要二次消费。”

“没有必要二次消费”,景区“一次性消费”现象正在成为制约旅游消费增长、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近年来旅游市场供给不断优化,但各旅游景点、景区提供的周边产品、配套服务仍存在名不副实、价格偏高的问题。由此造成许多旅游产品和服务变成“一次性消费”,不少消费者表示“试过一次就不会再消费了”。

宋先生是位旅行达人,全国各地的景点几乎走了大半。他观察到各大景区都存在共同的现象:不论是口味正宗还是菜品一般的饭店,不论是销售同质化旅游产品还是时尚潮流的文创产品,店铺的生意并不会因为价格、品质而受到明显影响。“景区店铺的消费主体是外地游客,商家赚的就是‘一次性消费’的钱。”宋先生表示。

长期以来,景区的消费标准与体验感不成正比,一直受到游客诟病。一些商家抓住游客“既然来了总得体验一下”“出门在外,贵就贵点吧”的心理,将更多精力用在运营创收而非提高商品和服务品质上。一些景区尝试推出富有当地特色、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旅游周边产品和服务市场上很快出现了一股“跟风式”创新升级,但有的创新升级含金量不足、缺乏诚意。比如前几年各大景区兴起的文创雪糕,一根售价25元甚至更高;还有一些景区将传统旅游产品简单包装成文创产品,便宜的几十元,贵的则要几千元。

即便性价比不高,却不影响游客排队购买。有游客表示,出门游玩更加注重体验和打卡经历,即便有的商品或服务价格偏高,为了“不留遗憾”也愿意多花些钱尝试。还有游客表示,一旦进入景区,往往会降低消费期待,只要商家不是特别过分,一般不会深究。

游客愿意尝试新奇、主动降低期待,一些旅游产品或服务看似“火热”,却难以吸引回头客。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表示,目前,大部分旅游景点的重游率不高,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景区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一次性消费”盛行,但其根本原因还是运营管理能力不强。

“要口碑还是要效益,不应成为景区经营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李光全表示,景区消费是景区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评价内容,如果商家因为重游率较低等客观因素降低经营标准,那么势必影响所在景区的整体旅游体验感,最终损害的必定是商家的利益。“无论是景区运营者还是商家都应该摒弃‘一次性消费’的侥幸心理,提高商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在赚取好收益的同时赢得好口碑,才是生存的长久之道。”李光全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