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震振双控技术成果持续赋能TOD项目开发,技术与实践良性互动

2023年11月5日,面向TOD开发的建筑震振双控技术交流会暨车辆段上盖工程原位动力试验观摩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京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与会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丁洁民等一众专家学者。

图注:活动现场图

伴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TOD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城市各项资源正向循环流动,优化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市民幸福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以技术为导向的赛道,轨道交通振动问题一直是该领域内的重难点之一。经过多年探索,目前该领域内已经存在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本次交流会核心的建筑震振双控技术也是学界针对这一问题的又一重要突破。

建筑震振双控技术新成果发布,部分应用落地实践

建筑震振双控技术是指利用包含竖向隔振和水平隔震模块的三维隔震支座,实现结构竖向微振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震动的双重控制。对落于地铁停车场上盖地块以及车辆段的TOD业态来说,这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工程师束伟农介绍了平西府车辆段上盖开发、五路停车场上盖开发、北安河车辆段和东坝车辆段开发等TOD项目开发案例,并重点介绍了北安河TOD项目的设计思路,指出通过震振双控,建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改变布置方式等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隔振效果。

其后,清华大学教授潘鹏讲解了由其团队完成的《地铁周边建筑三维隔振技术研究》报告。在研究中,潘鹏教授带领团队对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咽喉区全部盖上建筑使用3D-RFPS支座进行震振双控,通过施加竖向振动激励验证支座的隔振效果,施加水平推拉模拟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隔震情况。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在会上的发言,目前我国震振双控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始状态,在研究成果应用之前要经历专家论证和装置性能足尺实验等多个阶段。

此外,全国工程勘查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丁洁民也在会上指出:随着TOD业态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针对震振双控支座领域的研究热度也逐渐上升;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震振双控产品的应用仍然较少,关于振动控制评价方法的改进、震振双控支座的数值模拟、震振双控结构的振(震)动响应控制情况、震振双控设计理论等方面国内外研究尚不全面,在这一领域仍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京投发展长期专注TOD领域的项目开发工作。不仅是本次会议的联合主办方之一,还提供了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项目作为试验场,供与会各方观摩现场开展的三维隔震结构水平隔震性能演示和竖向地铁振动隔振性能演示,达到技术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深耕TOD十四载,链接各方实现更大价值

TOD模式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其行业的技术壁垒效应十分显著。自涉足这一领域起,京投发展长期对该领域的科研动态保持十分的关切,并与各类高校、科研机构保持长期联络,不断促进产学研联动,在减振降噪领域已取得十余项专利成果,通过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推进建筑震振双控技术取得新突破。

除减振降噪专项研究体系外,京投发展还研发了包括客户场景研究体系、盖上主题公园专项研究体系、盖上咽喉区功能专项研究体系等在内的多项TOD技术体系,其中许多已于其旗下TOD项目成功实现落地转化。

从该公司的开发历史来看,京投发展是率先将TOD这一国外的先进物业业态引入国内的企业之一。在TOD赛道深耕十四年,先后开发了西华府、琨御府、公园悦府、岚山、无锡愉樾天成、北熙区、森与天成等多个经典项目,该公司现已形成以地铁停车场上盖综合开发为核心,沿轨道物业上下游进行纵向拓展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根据该公司提出的“TOD智慧生态圈”开发理念,目前京投发展在地铁停车场上盖地块综合利用这一高难开发领域经验丰富,能够实现市政、地铁运营与业主利益的有机平衡,达到“1+1+1>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持续对城市、轨道交通和市民生活贡献服务力的目的。

目前,该公司开发的最新TOD项目京投发展·北熙区已于去年十一期间正式开盘销售,取得了首开销售额30.8亿元的佳绩。通过檀谷、无锡愉樾天成、北熙区项目的开发,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京投发展也已摸索出一套基于用户主义,引入跨界资源,实现价值共创,反哺城市生活的打法,并在后续项目运营中逐步进行优化迭代。

图注:京投发展·北熙区效果图

作为国内TOD领域的领军企业,相信京投发展在未来能够通过长期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开发水平,为城市建设与城市人居幸福感的提升持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