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预售模式变味了?

半小时订单破万,四小时订单破2万,24小时订单破7万,三天订单破6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车企热衷于订单模式,订单过万的产品比比皆是。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喜欢玩“产品预售”模式。只看每个产品的大量开放订单,似乎就有可能成为每个细分市场的黑马。但真正一交付,数据就大幅缩水,有的月产销数据还不到订单量的十分之一。

这不禁让人怀疑,高调公布预售订单数据是否只是为了营造良好产品业绩的噱头?是给谁的?

预售模式变了。

互联网应该是使用产品订单预售模式最频繁的行业,手机公司对这个游戏更是驾轻就熟。比如苹果每卖出一款新手机,预订量就高达一百万。互联网进入汽车行业后,传统汽车公司看到了预售订单模式的能量。

可见现在车企玩这种游戏并不少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几乎都学过产品发布-预售-预定/预订-上市-发货的流程。

对于车企来说,订单预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前了解市场对产品的真实反馈,及时调整后续产能,无限逼近“订单生产模式”,避免生产资源的浪费。如果产品订单预售量超出预期,车企可以提振市场信心,或许还能吸引新一波购车者。但这种模式对购车者来说“不太友好”,因为整个交付周期较长。

但这两年,预售订单模式的趋势似乎有所改变,有的开始鼓吹以订单量为噱头。网上关于产品订单预售量破万的消息不绝于耳。比如半小时订单破万,24小时盲单破万,3天订单破3万台,好像都是很多产品。目前很少有品牌宣称自己的新品订单只有1000辆左右。

实际上,订购数量不等于实际交货数量。如果公布的订单量数据属实,一辆新车的订单量几乎等于一个品牌至少一个月的交付量。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产品实际发货量仅为订单量的十分之一,可能与期间产能攀升、退订等多重因素有关。

当然,也不排除部分车企公布的订单量数据是真实的,只是因为运力爬坡需要时间,影响了实际的交付速度。最接近订单量数据的可能是比亚迪等一些传统车企。

成为玩饥饿营销的工具?

似乎炒作订单的预售模式正在成为车企搞“饥饿营销”的手段。

有人认为实际交付量与订单量相比大幅缩水。就是车企在玩“饥饿营销”,意在营造“供不应求”的热销氛围。同时也向市场和投资机构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买产品放心,炒股放心”。

不过,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饥饿营销”并不是大多数车企的初衷。新车型订单量大,实际交付量小,周期长,应该和产能紧张有关。目前,汽车行业面临着多重因素,如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地缘政治冲突等。,导致汽车企业产能受限,进而影响汽车车型量产的交付周期和规模。在他看来,目前除了特斯拉、比亚迪等少数车企可能出现热销车型供不应求的情况外,大部分车企产能紧张都是受外部因素影响。

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产品预售订单这一利好消息的发布有一定的作用。例如,8月11日,小鹏宣布G9订单量在24小时内突破2万台。第二天,港股股价上涨,收于94.9港元/股,涨幅4.46%。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相关报告,目前市场对G9的反馈是积极的,预计今年下半年G9将成为小鹏高端SUV领域的关键催化剂。同样,摩根士丹利维持了小鹏每股41美元的目标价和超额配置评级。

但部分车企订单数据“泛滥”,不少专业人士表示对此“心知肚明”。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卖家分析师和买家机构会根据订单信息计算出一款新品的未来发货情况,但会打个折扣。例如,以10000台的订单量和3个月的交货期计算,预计产品未来的交货量约为每月3000台,相当于打了“7折”。

那么,那些“夸张”的订单数据“忽悠”了谁呢?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