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盈利了!随着理想汽车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的发布,其2023年营收1238.5亿元、净利润118.1亿元的消息冲上热搜。
之所以这则消息备受行业关注,关键在于当下新能源汽车企业普遍不盈利,而一家年销不到40万辆的造车新势力却能扭亏为盈,并实现百亿元的净利润,对行业的震动极大。值得一提的是,凭借2023年的盈利,理想汽车一下子填平了之前5年的累计亏损,并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虽然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歌猛进,但赔本赚吆喝是很多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尤其是随着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油电同价”、“电比油低”背后,是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都面临严重亏损。这一点,从2023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的运营数据中有明显体现。
2023年,我国汽车工业重点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1081亿元,同比增长11.1%;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0208.2亿元,同比增长9.1%;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214.4亿元,同比下降2.3%。与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利润呈两位数下降。2023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累计实现营业利润2263.7亿元,同比下降26.3%;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292.7亿元,同比下降25.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306.4亿元,同比下降15.9%。
“价格战”中,为了在市场上抢得一席之地,很多企业和品牌不得不“跟降”,看似销量增长,但利润却在下降,甚至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增收不增利,已成为困扰很多中国车企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盈利者寥寥。面对激烈的竞争,没有哪家企业能经受得起长期亏损。除比亚迪、理想外,大多数自主新能源车企都在做赔本买卖,甚至有些企业已陷入现金流危机,出现停产、停工等问题,被迫出局。一方面,为了抢占市场,车型的终端售价不断下探;另一方面,为了保障车辆交付、生产,车企不得不严控成本、加强供应链管控,不少供应商面临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应收账款账期。整车企业利润不济,压力自然向供应链传导。受此影响,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陷入严重的应收账款危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专项调查显示,53%的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1%的企业应收账款中逾期金额同比增长。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对车企来说,不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是死路一条,这也是很多自主品牌即使面临亏损压力,仍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原因。但是,如果不考虑盈利问题,转型过于激进,也有可能加速危机的到来。相比之下,国际车企巨头虽然电动化转型步伐较慢,但却依靠燃油车保持着不错的运营状态,尤其是有些企业在中国市场业务平平的情况下,凭借在全球其他市场的高效运行,依然活得风生水起。
以现代汽车为例,财报显示,2023年,现代汽车总营收达到162.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4.4%;全年营业利润为15.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15.51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12.2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61.35亿元),同比增长53.7%。同样,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车企在前不久公布的2024财年第三财季(2023年10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业绩报告中,也显示出良好的盈利状况。
一边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亏本运营,另一边是借助燃油车业务依旧活得滋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汽车行业有其规模经济性。传统跨国车企由于在燃油车领域布局较早,再加上销量规模大,如今已处于集中变现期;而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多处于技术投入期,销量还未上规模,成本难以抵消收入,所以仍处于亏损期,这也是新生事物的必经阶段。事实上,当前盈利的3家新能源车企,都是在销量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才扭亏为盈。而传统跨国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也依旧是亏损板块。
当下,受制于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纯电动汽车需求放缓,因此企业需要在转型与保持盈利、品牌力之间,尽可能达到一个平衡。在产品规划上,可以“打组合拳”,推出消费者更青睐的产品,比如不少企业已开始发力插混车和增程车,而不是只盯着纯电动汽车;在补能体系建设上,一些企业已开始抱团取暖,不再单打独斗;在技术研发上,企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携手研发共性技术,分摊研发成本;在成本管控上,要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比如优化流程、取消车型上一些无谓的配置。至于“价格战”,怎么打、怎么跟,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而不是一味跟风。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面对“有量无利”的现状,车企要科学合理规划,尽快进入技术变现期,以保证持续发展。王金玉《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