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市场的内卷行动已经蔓延到了MPV的领域,无论是新势力还是老强企,都纷纷推出了他们的MPV产品。这一次我们试驾的就是由其中一家老牌车企带来的MPV——魏牌高山。
魏牌高山刚刚在10月份正式上市,售价为33.58万元~40.58万元,一共有三款配置的车型,其中40万元的顶配版为行政加长版,车身直接拉长到了5米4。而我们试驾的则是两款常规车身版本中配置较高的旗舰版,可能也会是最走量的版本。
魏牌高山未加长的版本车身长度5米出头,就车身尺寸而言,它与市场上价位相近的同类车型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这一点还挺让人迷惑的,毕竟现如今各家的车都是越造越大,我以为高山好歹会把车身长度干到5米2,这么一来起码在气势上不会吃亏。或许也正因为长城后来意识到常规版高山有点不够长,所以追加了一个长达5米4的版本。给消费者不同的选择,这个操作好像反倒是扳回一城。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常规的版本,实车给人的尺寸感也还是挺明显的,虽然不算很长,但给了人一种瘦高的感觉,况且它毕竟也是个超过5米的大车。看到实车之后,让人更疑惑的其实是设计语言。在这辆魏牌高山身上你几乎找不到任何由品牌传承而来的设计元素,反倒是有些挺重的临摹痕迹,尤其是前脸,你当然不能说它是抄袭,但你就是能明显地感觉到,它在往那款“MPV标杆”的方向靠。而且它整体的设计,也缺了点大车所需要的那种大气。
这也许是魏牌高山最值得商榷的地方,毕竟来到这个价位,怎么说也能算是个高端MPV了,设计带来的价值感必然是消费者购买时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
打开车门,瘦高的外形观感下还藏着乾坤,因为这车的地台就是偏高的,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门槛处都有两级的阶梯。而且坐上去之后,无论前排还是后排,主观感受也都是坐姿偏高的,如果你喜欢这种偏高的坐姿,那这车可太适合你了。
内饰的整体设计不功不过,没什么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但也没什么丢分的细节,用料和做工也都很符合这个价格国产车应有的水平。唯独前排中网大屏右侧带有触控功能的“图腾”十分出戏。
至于乘坐空间,因为车身总体不算长,所以二三排总体可用的空间并没有同价位的一些MPV那么大,如果三排都满载的话,其实只要车上没有哪个特别自私的人,那么大家能够得到的空间倒也足够。魏牌高山在空间上最大的亮点在于二、三排座椅采用了共用导轨的设计,这会让空间的布局更加灵活,比如你需要用后备箱搬运大件物品的时候,你可以把第三排座椅推得比较靠前。
说完了静态,再来聊聊动态的表现。首先是动力系统,高山搭载的是长城DHT混合动力系统,这套系统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应该已经比较熟悉了,是一套两挡直驱的双电机串并联混合动力系统。但是高山也标配了四驱,也就意味着这车在后桥还有一台P4电机。前后驱动电机的功率分别为130kW和135kW,而1.5T发动机则有115kW,综合功率达到了358kW,推动这辆整备质量超过2.7吨的MPV,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5.7秒,这对于一辆MPV来说已经算是炸裂了。
那么底盘是否hold得住这样的动力?其实底盘的表现恰恰是高山比较亮眼的一部分,虽然它看起来并没有采用很高的硬件规格,前悬只是麦弗逊的形式,也没有采用什么空气悬架之类的高端玩意,但整体的滤振质感,底盘的平衡性,做得都挺不错,底盘的动作挺有高级感的。
不过在噪声控制的方面,高山就没有那么出色了,速度稍微起来之后,前排就能听到比较明显的路噪。并且在中等以上力度加速的时候,车厢里还能听见电机的声音,这对于一辆三十多万的车来说是不合理的。这也影响了这车的高级感表现。
至于操控特性方面,这也是让我有点迷惑的地方,因为高山的前轴对于转向信号的响应是挺灵敏的,但是转向回馈的力度却做得不太均匀。所以如果你买了这车要雇司机来开,那么这套转向系统还挺考验司机手法的。
我也坐在第二排感受了一下乘坐的体验,比起开,我还真的更愿意坐在第二排当个乘客,因为第二排听到的噪音会相对弱一点,底盘的舒适性在第二排也同样能享受到。这倒是挺符合高山作为一辆MPV的意义。
说到MPV的意义,高山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疑问,就是长城为什么非得硬上四驱呢?我的意思是,其实这车可以来个两驱的版本,因为多数MPV用户并不需要5.7秒的破百能力,去掉一个电机,百公里加速在8秒左右,能耗还能下降,价格门槛也能下降,对于这车的市场表现应该会很有帮助。
因为就现阶段而言,外界对于高山的看法,很多都是认为价格偏高。我们本来也预测这车的起售价应该是个2字头,哪怕是29.99也行。